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6月30日,一位名为肖碧莲的院士离开了我们。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但米非司酮这个药品几乎被所有育龄女性熟知。
正是她成功研制了世界上最低剂量的口服避孕药并大量推广使用,减少了女性服药的不良反应;也是她将“紧急避孕”的概念引进国内,预防了女性非意愿妊娠。
她说,“为广大女性提供完备的避孕手段,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肖碧莲出生在上海,因为家中经商,所以从小也衣食无忧。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加上当时战乱,社会动荡。但她的母亲依旧坚持让她完成学业,接受教育。
年,学习成绩优异的肖碧莲与她二姐肖曙英一起被圣约翰大学录取。7年后,医院实习。
在实习的时候,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生孩子成为了孕妇的鬼门关,因为疼痛而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深深的刺痛了肖碧莲。有一天晚上,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妇女在生第六个孩子的时候,因为大出血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从那晚开始,肖碧莲深深陷入了沉思。她想,很多女性在当时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被动的进行反复妊娠、生产,而这样的伤害有时是致命的。
她为此选择妇科,希望从根本上缓解女性的痛苦。
年,肖碧莲赴苏联深造。在为期一年的俄语集训之后,年11月,她成为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妇产科教研组的一名研究生。
3年后,肖碧莲获得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副博士学位,并决定回国继续她的事业。
她来到上海第医院的妇产科,建立了生殖激素的化学测定方法。
因为当时国内科研条件十分艰苦,连最基本的试验设备都保证不了,没有设备她就自己想办法,她找到一家玻璃厂,磨破了嘴才肯为她定制特殊的试验器皿。
年,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联合组织对口服避孕药的研制工作,肖碧莲成为了重要的成员。
当时,国际上通用的避孕药因为剂量大,所以副作用也大,女性服用完后,都会产生恶心、呕吐、头晕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对肝功能的损伤十分大。
经过研究,肖碧莲发现口服避孕药剂量减半同样具有抗排卵的作用,而且对肝功能的影响明显降低。
做科研的日子很苦,她不仅要骑车下乡到老百姓家去发药,还要收尿液做研究,她为了研究有避孕节育作用的中草药,不惜跋山涉水,背包露营,脸被晒的黑黢黢的,一点儿都不像科研工作者。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女性的痛苦,她开始带领同事研究更少剂量的避孕药。
肖碧莲再次证明了,四分之一剂量的避孕药有效率同样达到%。
这种避孕药在年起全国实行免费供应,让亿万育龄妇女因此受益。
为了跟踪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情况,她常常跑到郊区和工厂向女性发放药物,调查服药者的副作用,最后调查服药者停药后生育的孩子的发育情况,共亲自追踪了0多份案例。
为了节省开支,她每次采集完尿样后她不坐专车,而是挤长途汽车回实验室分析。
年,美国一位著名化学家在瑞士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曾高度评价肖碧莲带领的课题组的成就:“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低剂量的口服避孕药研究,而在中国七八年前就已经使用上了。”
尽管有了比较科学的避孕方法,肖碧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