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避孕药 > 避孕药储存 > 要点与提醒静脉窦血栓的诊断要点与

要点与提醒静脉窦血栓的诊断要点与

发布时间:2017-10-30 3:58:08   点击数:
静脉窦血栓

静脉窦血栓(duralsinusthrombosis,DST)

静脉窦血栓(DST)为静脉窦内血栓导致静脉性脑梗死及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也可侵犯脑浅及深静脉。临床上易误诊,基础疾病包括围生期、感染、脱水、口服避孕药、血液病、抗磷脂综合征、肿瘤、创伤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恶心、呕吐、抽搐、视盘水肿、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

1.好发部位依次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直窦、脑静脉,平扫密度增高(CT值50HU)(图1A),可为绳索状。

2.静脉性脑梗死为椭圆形低密度伴灶内高密度(图1B、C)。

3.大脑镰和小脑幕增厚及密度增高。

4.增强示静脉窦内充盈缺损。

1.可疑病例应行MRI及DSA检查。

2.大静脉血栓为丘脑等对称性低密度。

3.需与动脉性脑梗死等鉴别(表1)。

图1静脉窦血栓(DST)

A.男,44岁。MRV证实多发DST。大脑大静脉、直窦(白箭)、矢状窦后部密度增高(白色短弯箭),CT值66HU。横窦密度也见增高(未列出)。B、C.女,25岁。产后头痛、呕吐。DSA证实多发DST。B.两侧颞叶及右基底节多发低密度灶(3个白箭),颞叶病变内见块状不均匀高密度;C.2个白箭示左侧横窦、乙状窦及颈内静脉闭塞

表1静脉性脑梗死与动脉性脑梗死的鉴别要点

项目

静脉性脑梗死

动脉性脑梗死

好发年龄

各年龄段,青年为主

中老年常见

基础疾病

高凝状态、围生期、口服避孕药、外伤、感染性疾病、脱水、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颈静脉损伤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部位

上矢状窦,其次为横窦、乙状窦、海绵窦、Galen静脉-直窦

脑深部与脑干穿支动脉、分水岭区、大脑中动脉等

脑实质平扫

不规则或椭圆形低密度灶,内见椭圆形或斑片状高密度,大脑镰及小脑幕增厚及密度增高

局限性、大片状或分水岭区低密度、较大动脉血栓形成时可见动脉密度增高征

深静脉/静脉窦平扫

条状、索状密度增高

正常

平扫是否符合动脉分布

不符合动脉分布区特点

符合动脉分布范围

CT增强扫描

呈三角形或“8”字形充盈缺损

亚急性及以后可见强化

CT灌注

CBF及CBV可能↑,MTT↑

CBF↓CBV不同表现,MTT↑

确诊影像学方法及表现

MRV,增强MRV,DSA

CTA,MRA,DSA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blackshop.com/byycc/105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