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日前,我国科学家发现避孕药米非司酮对乳腺癌有抑制作用,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有效候选药物,该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治疗诊断学》上。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蓉介绍,乳腺癌中最为恶性的是三阴性乳腺癌。由于缺乏特异的治疗靶点和靶向治疗方法,它成为乳腺癌的研究难点和热点。刘蓉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对多种人体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但它是否能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药物目前还没有报道。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陈策实研究员带领的肿瘤生物学学科组在前期的深入研究后发现,米非司酮能较好地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及人源性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生长。进一步研究也表明,米非司酮通过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一种微小核糖核酸-(miR-)的表达,进而抑制在乳腺癌中发挥促增殖、生存和细胞干性的调控蛋白(KLF5)表达,从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维持和自我更新。
刘蓉说,这项研究中不仅发现KLF5和miR-在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维持和自我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明它们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诊治的潜在靶点,而且提出米非司酮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有效候选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