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街坊经常能在朋友圈里看到类似什么草莓是催熟的,西瓜是打针的,黄鳝是喂激素等有点耸人听闻的文章,你们都信了吗?
草莓有一种说法是,市面上的草莓,不是畸形就是大小不一、红色不均,再加上味道不甜,实际上是“膨大剂”惹的祸。真相真的如此吗?
其实膨大剂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除了可用于草莓,也可以用于西瓜、猕猴桃等水果。最重要的是,它并不会带来安全风险。
造成草莓的大小不一、畸形、不甜的原因,与草莓的品种、生长状况都有关系。成熟的草莓保存期很短,市售草莓需要提前采摘,这也是草莓不甜、红得不匀的要因。喜欢吃草莓的话,去挑新鲜好吃的就行了,根本用不着纠结“膨大剂”之类的问题。
西瓜再过几个月就到西瓜上市的季节啦,许多人一边吃着西瓜,一边四处寻找各种鉴别小窍门。每逢夏天西瓜上市后,“打针西瓜”的传说就来了。
事实上,通过打针无法让注射液在西瓜瓤中充分扩散,打过针的西瓜很快会坏掉。试问哪有商家这么傻,故意弄坏自己的西瓜?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商家真的会做吗?
还要一个传闻是西瓜爆炸,而导致西瓜开裂或者爆炸的因素有很多,与西瓜品种、天气情况、肥料等都有关系。与草莓相似,合理合法地使用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会影响西瓜的营养与安全,西瓜的爆炸与膨大剂并无太大关系。
黄鳝但凡看到肥美的鳝鱼,就有人说是喂了避孕药养出来的,还有许多人信誓旦旦地说“见过(听说过)”养殖者喂黄鳝吃避孕药。
事实是,养殖的黄鳝住得好、吃得好,理所应该长得又快又肥。拿避孕药喂黄鳝,会导致黄鳝大量死亡。不信?也可以自己尝试一下,买点小黄鳝自己用避孕药养养,你很快就会看到“效果”的……
催熟水果其实,这个“催熟”还真有其事,但跟你想的有点不一样。用于“催熟”的物质叫“乙烯”,C2H2。那这些乙烯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植物自己分泌出来的!
植物自己在树上成熟的时候,会自己产生乙烯,让自己成熟。因为一些水果有长途运输的需要,商人们会在它们没有那么成熟的时候摘下来。这时候的水果比较硬,适合长途运输,可以比较长期地保存。在这个过程中,水果自己还是会散发乙烯。因此运输的时候,还需要选用抑制乙烯产生的包装。
运到地方以后怎么办?这时候,可以人为地施用乙烯,这本来是很聪明健康的方法,被不清不楚的人一说,就觉得是“催熟”了。用乙烯这种人工方法催熟的水果,跟天然成熟的水果在安全性上、口味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佛山新闻网南海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