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做了通房,一生都会过得很凄苦,既上不得台面,又被主母说撵就撵,说卖就卖,说打死就打死。
比如秋娘。
每当她眼巴巴地想凑近侯爷时,小桃翠微等一等女使就给了由头,把她支走了。
在很多通房的认知里,先做通房,然后抬姨娘,然后生个一儿半女,这一辈子目标就是这,达成了也算是值了。
偏偏秋娘这么做时,并不是如她所愿地顺利。最后如果不是明兰良善,让她抚养蓉姐,后来又抬了姨娘,只怕她也是像大多数通房一样,要么被撵走,要么寂寞度日到老,到死。
但剧里还有一个通房,我觉得她的做法就很清醒,最后结局也是衣食无忧地终老,过得比大多数通房都好。
她就是羊毫。
羊毫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小就是伺候长柏的,关键一点是她样貌丑陋。而且这个名字是长柏照着毛笔起的。
就是这样的人,反而在府里平安度日。分析出,她有以下清醒。
其一,主家给机会走,但选择了留下。
长柏是给过一个机会,还这些丫头们自由之身的。他说“如果做了通房,那将来你们的去留就全在主母一念之间。”
众人皆走了,只有羊毫留下了。
有人问了,为什么长枫啊,梁晗啊,甚至小公爷身边总有人变着法地往前凑,想当通房,而长柏身边的大部分却都想走呢?
原因是长柏并不喜女色。
丫头们并不傻,一个不近女色的男人,再怎么把头发梳成勾栏式样,也吸引不了男人的眼光。吸引不了,那怎么留住男人?怎么生儿生女?
当然也有不相信天下竟有不喜女色的男人的丫头,比如银杏。
银杏本来是伺候王大娘子的,被派来伺候明兰,看明兰这里讨不到什么前途,就开始明晃晃,正大光明地往长柏跟前凑,拉长柏的衣袖,被长柏甩开了,最后被王大娘子撵出府了。
像小公爷身边那个女使,往小公爷身边凑,直接被郡主打死了。
所以,羊毫的做法,反而是一股清醒。她很有自知之明,从不主动往前凑,她并不指望顶着一个丑样貌,去吸引一个不近女色的男人往上爬。
又有人说了,既然不靠色相获得较好的锦衣玉食,那通房这个身份总归不是个稳的,说卖说撵仍然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里就要说到长柏的性格了。他是个极稳重的。稳重的人不会情绪化办事,说撵下人就撵下人,羊毫又是自小就知道长柏性子的。
而且羊毫留下的时刻,盛府是盛纮当家做主,盛纮在官场又是一个谨小慎微,只求稳稳当当的。
也就是说,看起来丫头们被散出去了是个自由身,但是不是安全之身就尚不可知了。
活命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安全。哪里安全?眼下来看,盛府相对安全。一个稳当的爹一个稳重的儿,还有一个稳重智慧的老太太坐镇。
所以,我个人觉得,羊毫愿意当通房,首要原因是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生存之所。
其二,心甘情愿喝避子汤。
当通房的人,没几个不想生孩子的,孩子是封建社会女人最大的武器,母凭子贵。
但羊毫每次都是心甘情愿让海氏看着喝下避子汤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曼娘。
有心机的人如果想要孩子,是想方设法也要怀上孩子的,曼娘每次也是被常嬷嬷盯着喝下避子汤,但她依然做了手脚。
成功怀上了蓉姐和昌哥。所以常嬷嬷自始至终都认为,曼娘心术不正。
《甄嬛传》里,娴福晋想给果郡王生孩子,是靠灌酒。现代生活中,小三想上位,想怀上孩子,要么扎破避孕套,要么把避孕药换成维生素。
回过来看羊毫,她是真的心甘情愿喝避子汤的。
这个现象透出来的本质是:羊毫并不想去故意敌对主母。
海氏,清贵之家出身,读过书有头脑,治家有手段,和长柏相亲相爱。
这样一个背景下,去和主母敌对,故意怀孩子,不仅仅是和主母敌对了,更是和整个海家敌对了。因为海家有不纳妾的家规。
惹了海家,长柏会好过么?海家还会在官场上提携他么?
和智慧的主母同一战线,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综上,我觉得羊毫不过是在她那个阶层里选了一个最好的活法。人啊,各有各的活法,只要是活得怡然自得,就是不枉此生。
——————————
#我的追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