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逛超市,卖牙膏的货架上摆着各种品牌的牙膏,有一个小朋友很可爱,她对妈妈说老师教了中国也叫中华,就买这个牙膏吧,没想到中华这个名字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小朋友这个买牙膏的理由似乎让我无法拒绝,需要买牙膏的我,纵然已经知道中华牌牙膏其实已经并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民品牌了,最终也买了一支中华牌牙膏。
可能这会超出很多人的认知,很多人会说,中华牌牙膏20多年前我就在用,怎么不是国民品牌了呢?
今天小美就借助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来聊聊我们身边非常常见的,但其实是伪国民品牌的产品。
当然了我并没有说想要诋毁这些品牌的意思,只是从资本的角度来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这些品牌,比如像中华牙膏、苏泊尔、金龙鱼、大宝SOD蜜等等。
资本是逐利的这是无可厚非,只要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品质与便利就好了,这里仅仅只是增加一些朋友们对品牌的认知。
①「中华牙膏」中华牙膏的品牌隶属于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这个名字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日化消费品公司之一。
举几个他旗下的产品相信总有几个是你用过的,比如奥妙洗衣液、中华牙膏、力士、清扬、夏士莲、立顿茶、多芬等等。
从这个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工商信息中注明了其是外国法人独资企业,其总部设在荷兰和英国,因为他早在年由荷兰的奶油公司和英国的香皂公司合并而来。
其实如果从理论意义上来说,中华牙膏的确是属于国民品牌。
因为中华牙膏的品牌是属于上海牙膏厂的,但是其在年的时候把品牌永久租给了联合利华,请注意是永久性的租,这里也为厂长点个赞,毕竟眼光不错,没有把品牌直接给卖了,而联合利华只需要给上海牙膏厂缴纳每年2%的销售额作为品牌使用费。
你今天可以看到的中华牙膏多少还是有些情怀的,要不然这个品牌可能早就在众多的国产品牌中消失了。
这要说下联合利华买断中华牙膏的背景了,年中华牙膏品牌建立,是中国牙膏工业的鼻祖,到了70~80年代,中华牙膏几乎占据了中国牙膏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到了90年代,外资品牌纷纷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而其中以年高露洁最为强势,虽然增速巨大,但庞大的中国市场依然是中华牙膏的天下。
到了年,联合利华以技术换市场的策略,租用中华牙膏品牌,并且承诺在中华牙膏和自有品牌杰诺牙膏的投入比例为6:4,但是拿到中华牙膏品牌之后却并没有按约定的投入比例执行,而是打算主推自有品牌洁诺牙膏,想着把中华牙膏雪藏,把中华牙膏的市场份额让给洁诺。
但是不管怎么在洁诺上投钱投人,销量始终都是不温不火,反而是一直没怎么投入的中华牙膏却始终销量稳健,这让联合利华不得不调整策略开始主打中华牙膏,毕竟联合利华也知道谁才是为自己下金蛋的鸡。
所以中华牙膏名义上是属于上海牙膏厂的,但实际上已经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外资品牌了。
②「苏泊尔」接下来再来说说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苏泊尔。
在淘宝上只要你想买个锅,不管是炒锅、汤锅、蒸锅,还是奶锅都能看到苏泊尔的品牌。
可是你知道吗,这家原来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法国企业,苏泊尔原本是浙江的一家民营企业,其创始人苏增福在年成功的让苏泊尔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炊具行业的上市公司。
但是到了年,法国赛博集团以要约收购的方式控股了苏泊尔,而紧接着苏氏家族就开始疯狂的减持公司的股份,从年到年苏增福大幅减持股份直接套现金1.6亿元,而且儿子苏显泽也是这样,两年间套现万元。
随着创始人的大幅套现,苏泊尔的高层也跟着减持,到了年苏显泽卸任苏泊尔董事长职务由法国人接替董事长职务,而创始人及高层的不断减持也让法国赛博集团的持股量不断攀升。
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赛博集团已经持有苏泊尔78.3%的股权,当初的创始人家族的持股比例到目前已经降至总股本的0.07%,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赛博集团不仅仅是股份控股,而且包括苏泊尔的商标也以万元的价格彻底买了过来,实现了对苏泊尔的全面法国化,不禁令人唏嘘。
??喜欢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