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安全期”避孕是很多姑娘自认为的“良策”,但为此“吃苦头”的也不在少数。就好像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殖流行病与社会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生殖健康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武俊青教授前不久接到的一个咨询电话——
女大学生小新和男友偷尝禁果,抱着“大姨妈”刚结束是安全期的侥幸心理,没有做任何的避孕措施,却不幸“中招”。如今却不知如何是好?
武教授说,像小新这样在“大姨妈”刚刚“离开”,即所谓的“安全期”发生性行为而意外怀孕的情况并非罕见,“安全期”避孕其实并不安全!所以,关于这方面知识的科普很重要!
所谓的“安全期”,说白了就是“非排卵期”,其时间非常短,一般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
我们以一个每月的30日“大姨妈”到访,5天后“回家”的女性为例,她的排卵期一般发生在月经来前的14天左右,也就是每月的14日,排卵期的前5天和后4天都为“非安全期”,那么扣除“大姨妈”到访的5天,所谓的“安全期”不过10天。
而想要在“安全期”成功避孕,你得对排卵期有个准确的认识。女性的排卵期时间,受到外界环境、气候、本人的健康状况以及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这就会造成排卵期推迟或提前。另外,发生额外排卵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由此可见,要想准确计算“安全期”实在是一项技术难度极大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使安全期变得真正安全呢?配合基础体温、排卵检测以及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因素缺一不可。作为生殖健康的咨询师,武俊青教授说:绝不倡导大家将“安全期”作为避孕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