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响蟹脚痒”,大闸蟹旺季终于到来啦!
然而就在近期,坊间和网上关于大闸蟹的各种传言不断,诸如“避孕药喂蟹”、“大闸蟹注水”、以及“大闸蟹中抗生素超标”……让人感觉怕怕的~
日前更有贪嘴市民吃蟹中招的新闻,报道称一位22岁的小伙相亲聚会中才吃了几口螃蟹,医院,更让人担心。
网络照片
事实和真相到底是什么?华南农业大学医院的相关专家接受了采访,他们说......
指导专家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
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湘力
传言1:螃蟹“注水”增重卖个好价钱真相:“注水”成死蟹难卖出
“验证传言是否靠谱,只要拿一只螃蟹给它打注射水,看看反应就知道了。”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表示,给螃蟹注水增重一说违背常理,螃蟹等生物,用针筒注射液体后都会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可能死亡,死蟹卖不出去的。
“螃蟹的吃法,基本上是活蟹烹饪,因为死蟹容易腐烂并存在很多卫生问题,同时养殖户也卖不出好价钱。”
甘炼表示,用针筒给蟹注不明液体,实际上是浙江当地酒席上的一种做法,是在蟹烹饪前,往螃蟹注射黄酒等调料,而且这种烹饪方式只集中在梭子蟹或青蟹等肉蟹中。“而大闸蟹,则根本没有注水的必要和可能性”。
传言2:大闸蟹是用避孕药喂大的?真相:人用药喂蟹或致螃蟹大量死亡
甘炼表示,市民概念中的“激素”主要为孕激素、雌激素或雄性激素等人用激素,但从科学角度而言,人用激素大闸蟹未必能获益。
“螃蟹属于无脊椎类动物,与人相差甚远,投入人用激素或避孕药进行喂养,药物影响本身就不明确,也无法判断药效,即使人用激素对螃蟹生长有效果,但更多可能是不明确的药物作用,导致螃蟹出现大量死亡,对于养殖户来说,这种风险一般都冒不起。”
传言3:螃蟹会致横纹肌溶解症真相:横纹肌溶解症病因复杂,不能让螃蟹背黑锅
这一说法来自一则新闻,有市民食用小龙虾或螃蟹后,出现肌肉酸痛、乏力、血尿等症状,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对此,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湘力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医学证据,证明该病与小龙虾、螃蟹及其他的海鲜有直接的联系。造成横纹肌溶解的因素有很多,特殊体质的患者若服用某些药物、运动过度、酗酒或服用过量安眠药导致长期维持某一睡姿而造成局部肌肉压迫等,都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传言4:螃蟹与生柿子同吃会中毒真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食物相克”说,流传比较广。
“古书虽记载,但并非这么夸张,只是会引起消化不良。”李湘力解释,柿子富含鞣酸,易与螃蟹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这种不易消化的团块,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结石、肠梗阻。她提醒,实际上,除了柿子,石榴、茶叶也含鞣酸。
“螃蟹寒凉,和同属寒凉的梨、西瓜、冷饮一起食用,也容易引起腹泻、损伤脾胃。”李湘力强调,吃螃蟹时不要喝冰镇饮料,同时应减少其他肉类及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以便减轻肠胃负担。
专家提醒
1.死蟹含大量细菌
近日,厦门一男子连续吃几只大闸蟹,包括一只死蟹,没想到几个小时以后就全身瘙痒,出现大块红色风团,迅速遍布全身,同时还出现腹痛现象,医院诊断才发现是吃了死蟹引起的急性荨麻疹。
李湘力表示,螃蟹是一种免疫力极强的食腐动物,嗜食动物尸体、蚌子、蠕虫等。它吃的东西很杂,细菌病毒很多,都被自身免疫力所压制。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死螃蟹由于腐败变质很容易感染细菌,其中有一种叫做变形杆菌的细菌,它可以把人体中的蛋白质脱羧,从而产生组胺,而当组胺积蓄到一定数量时,人吃了即会造成中毒,轻则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半死不活的螃蟹也不要食用。
2.螃蟹一定要熟透吃
螃蟹要蒸熟煮透,不要吃生蟹。螃蟹体表、鳃部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而且易有寄生虫,不煮透煮熟,易把细菌和寄生虫吃进肚里。
螃蟹买回来放进冰箱0摄氏度的隔层,上面铺一层湿毛巾,螃蟹可以存活2到3天。
已烹饪、隔夜的蟹不能吃。螃蟹含组胺酸较多,隔夜食用可能导致组胺酸中毒。
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最后附上一张魔性动图
兄弟挺住,我来关火!
▍图文来源于:综合网络、南方都市报、佛山新闻网等
▍小编:小胖(私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