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为女用激素避孕药,是全球普遍使用的有效避孕方法之一。目前以复方口服避孕药使用最为广泛。
女性,32岁,因刮宫流产术后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每片含醋酸环丙孕酮2mg和炔雌醇0.mg),每日1片,服药21d,停7d后继续使用。3个月后突发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重大
消息
!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的患者,其条状高密度影代表了大脑中动脉内较大范围的急性血栓形成,出现在急性梗死的90min内,大约可见于17%~50%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的患者。该征象的出现通常提示较大范围的梗死和预后不良。值得注意的是,红细胞比容增高或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亦可出现类似的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鉴别之。
医院予以溶栓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考虑患者目前病情与颈内动脉血栓无关,导丝穿过颈内动脉血栓后直至左侧大脑中动脉,可见左侧电脑中动脉分支闭塞,予以血栓抽吸处理后可见大脑中动脉分支显影。随后予以处理左侧颈内动脉血栓,处理后再次造影检查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部分分支再次闭塞,考虑手术时间较长,在颈内动脉血栓处留置支架后手术结束,术后继续予以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第二日复查颈内动脉可见支架内血栓形成,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现左下肢疼痛肿胀,故继续予以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术后第三日再次复查颈动脉彩超可见支架内血栓较前增大,并且患者症状较前加重,为进医院继续予以治疗。转入后继续予以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症状逐渐改善,予以积极康复治疗。
先说一说口服避孕药的发展
迄今为止,口服避孕药已有50多年的临床使用历史。经历了雌激素减量、孕激素换代和减量。多相及短效口服。避孕药非避孕用途的扩展等发展历程,到今天为止,已经有4代口服避孕药入市。
根据其所含的孕激素类型,口服避孕药分为4代:
第一代的孕激素主要为炔诺酮,因为其较强的雄激素作用,导致多毛、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目前已较少使用。
第二代的孕激素主要为左炔诺孕酮、炔诺孕酮、炔诺肟酯,与第一代相比,其避孕效能更高。
第三代的孕激素主要是去氧孕烯和孕二烯酮,与第二代相比,其抑制排卵的作用更强,且几乎无雄激素作用。
第四代的孕激素成分是屈螺酮,其结构类似于安体舒通,是螺甾内酯的衍生物,具有类似于天然孕酮的抗盐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可有效地对抗水钠潴留所引起的水肿,因而得到了医疗界和广大使用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