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并不特指某一种疾病,而是指由于凝血系统中的某些异常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种状态。
对于孕妇而言,妊娠本身就会引起一种生理性的高凝状态,正常孕妇中也会出现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升高。这种生理状态正面而言可以帮助孕妇减少分娩过程中大出血的风险,反面而言,却会增加血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本身即患有易栓症的孕妇而言,显然更增添了挑战。
易栓症的分类
易栓症可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种。
遗传性易栓症包括: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缺陷症、蛋白S缺陷症、因子V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A突变、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而获得性易栓症中,最为常见,并且与孕产妇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抗磷脂综合症了。此外,手术创伤、长期制动、高龄、妊娠及产褥期、口服避孕药都是获得性易栓高危因素。
易栓症的危害
大量研究发现许多不良妊娠结局与易栓症有关,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机理凝血纤溶平衡异常,使凝血功能相对增强,引起子宫螺旋动脉、绒毛血管或胎盘小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灌注不良,最终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
易栓症的筛查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接受易栓症的筛查呢?
对于遗传性易栓症而言,建议有静脉血栓家族史、复发性静脉血栓、复发性不良妊娠(流产、胎停、死胎等)病史的妇女进行筛查,主要包括:蛋白s、蛋白c、ATIII、因子V、同型半胱氨酸等。此外,对有血栓史、不良孕产史的妇女,还应进行抗磷脂综合征的检测,包括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等。
因此,对于有复发性流产或不良妊娠结局病史的妇女而言,进行全面的易栓症筛查是有重大意义的。
如果已经被医生诊断为易栓症,那么需要在医生评估后再进行妊娠,备孕前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均衡营养,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发疾病,则需要积极控制处理原发病。
对于易栓症患者,常用的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肝素不通过胎盘和乳汁,目前未发现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而阿司匹林在孕期小剂量(50-mg)应用,也被认为是安全的。
由于妊娠状态对人体凝血纤容系统的影响,孕期一定要注意定期监测化验指标以及子宫动脉S/D值,以指导医生调整用药。
微互动:国医科技
给你科普更多怀孕育儿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