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优选双11不玩虚的,全店商品9折购!
点击领取限时折扣卡
■文|杨乔
■来源|39深呼吸(ID:shenhuxi39)授权
第一批90后大多已经婚嫁生子,在犹豫和纠结要不要二胎的同时,长效避孕方法也避无可避地摆在他们面前。
而这个时候他们才猛然间发现,自己即将或已经闭经的母亲,身体里还潜藏着一个“大杀器”……
五十岁的范静是一位即将绝经的中年女性。今年三月份开始,她的月经突然紊乱起来,一个月来两次,或者两个月来一次。想到自己的年龄,她意识到,这可能是绝经前的症状。
从事医疗工作的女儿晓惠得知后,立马警惕起来,在她有限的医学常识里,母亲这个年纪若是月经出现了异常,很有可能患了妇科疾病。医院检查。
忙过春天,七月份,范静腾出时间做了彩色超声检查。
“该取环了。”医生这么告诉她,范静这才想起自己的子宫里还留着一个三角形的金属节育器。那是年生完二胎后,为了避孕,她选择的长效避孕措施。
宫内节育器(IUD)
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早期使用的装置多为环状,所以又叫节育环。人们口中所称的“上环”即放置宫内节育器。由于不同材质的节育器使用年限不同,达到使用寿命后需要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也就是“取环”。
范静的检查结果显示,“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再加上她还没有完全绝经,医生表示,需要等一段时间再“取环”。
像范静这样选择“上环”避孕的已婚育龄女性在我国数以亿计。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年,我国女性共使用宫内节育器2.86亿次。
媒体提醒:别再让节育环“长”进肉里。/微博
中国妇女报截图“上环”指标在过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下一跃至顶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中,我国妇女使用的宫内节育器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而与其对应的“取环”却被人遗忘,月经异常、疼痛、流血、妇科疾病、相关诊疗等提醒着她们子宫里节育器的存在。
万需要“取环”的女性
范静还记得21年前被放进子宫内那个节育器的形状,“是三角环,乳白色,我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才三十块钱。”
39深呼吸(ID:shenhuxi39)根据她的描述,在网络上找到了类似的照片,请范静辨别,“是第四个,”她回复道。
39深呼吸与范静的对话。/